住建部发文叫停城市更新大拆大建!本质是告别房地产依赖!
象盒小编
2021-08-11 11:13:39
关注

8月10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住建部发文叫停城市更新大拆大建!本质是告别房地产依赖!

通知指出,近期,各地积极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继续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因此,通知提出三大方面,共11条具体要求,小编为大家提炼总结一下!

1、严控大规模拆除

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既有建筑应以保留修缮加固为主,改善设施设备和提高节能水平。

2、严控大规模增建

不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不突破老城区原有密度强度,原则上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宜大于2,也就是说新建的建筑面积不得大于已拆除建筑面积的两倍

3、严控大规模搬迁

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改变社会人口结构,割断人、地和文化的关系。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4、确保租赁市场供需平稳

做好中低价位、中小户型长期租赁住房建设,统筹解决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租赁住房问题,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解读:大规模的拆迁,会导致短时间内新增许多租赁住房需求,拆迁户有各种补贴、不差钱,因此周边租赁市场供不应求,租金上涨,这会加剧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租房困难

5、保留利用既有建筑

不随意拆除、迁移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加强老厂房等老建筑改造、修缮和利用。

6、保持老城区格局尺度

不破坏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禁止修大马路、建大广场。合理控制建筑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空间格局和肌理。

7、延续城市特色风貌

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地方特征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改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等,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8、加强统筹谋划

合理确定城市更新重点,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科学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和计划。

9、探索可持续更新模式

不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带来的短期效益和经济利益。鼓励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模式。

10、加快补足功能短板

鼓励腾退出的空间资源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安全设施、防洪排涝设施、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完善城市功能。鼓励建设完整居住社区,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拓展共享办公、公共教室、公共食堂等社区服务。

11、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不重地上轻地下,不过度景观化、亮化,增加城市安全风险。

总的来说,就是禁止大拆大建,鼓励“循序渐进”,能“旧改修缮”就不拆迁重建,保有老城区的原有规模。

过去,经济建设、大项目上马对空间的诉求强烈,城市外延扩张受约束时,就想到对老城区大拆大建,这样就可以给大项目、房地产、城市地标腾出空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城市告别大拆大建,本质上也是告别房地产依赖,夯实房住不炒。”大规模拆迁建设,会导致短时间内被动住房需求爆发,导致房价租金上涨,损害新市民、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而且大拆大建会炒作“规划概念”致使房价上涨。

9

评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