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来了!生育政策,发生了大变化。5月31日下午,新华社播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要内容:
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
这意味着,继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我们的生育政策再次发生重大变化,三孩政策真的来了。要知道,从1980年开始计划生育,明令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的义务,到2013年放开了部分家庭生二孩,再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这中间耗时近40年。而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如今一对夫妻可以生三个孩子,只用了5年时间。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有多迫切。迫切的背后,是我们的生育率跌破警戒线、新生儿数量连续四年下滑、老龄化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到了1.3,早已经跌破了警戒线,距离正常的替代率2.1差距甚大。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们的新生儿数量为1200万,较2019年减少了265万,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减少。
▲数据:国家统计局
老龄化方面,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8.7%,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3.5%,距离深度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只有一步之遥。联合国预测,中国最早会在2022年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少子化、人口老龄化加剧,会深度改变我们的人口结构,还会改变人口趋势。纵观世界,人口趋势一旦逆转,无论对产业发展还是养老金问题,都会造成的巨大压力和困惑。人口趋势一旦逆转,对楼市也是巨大利空。人口通缩会撼动楼市,人口通缩对楼市的利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如今日本的年轻一代,是躺平的一代。他们中很多人懒得谈恋爱,更别说结婚生子。日本的新生儿数量持续刷新历史新低,而该国人口早在2007年就进入了通缩。与之对应的经济、楼市持续低迷。即使是东京楼市,也是不温不火。有人说,日本的经济与楼市低迷,是当年广场协议下,日本楼市泡沫破灭的缘故。但真正的内在因素,是人口通缩。
我们中国目前最接近日本现状的区域,是东北。东北目前已经迈入深度老龄化,生育率全国最低,经济低迷,楼市不振。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龙江过去十年人口减少了646万,吉林十年人口减少了338万,辽宁十年人口减少了115万,东北三省人口过去十年合计减少了1099万人。与之对应的楼市,除了沈阳、大连还能有点希望外,其他城市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鹤岗、阜新、双鸭山的房价已经沦为了“白菜价”,双鸭山等城市持续下跌。在全国房价最低的10个城市中,东北占了一大半,包括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铁岭、阜新、黑河。如果我们不调整生育政策,改变人口趋势,那东北楼市就是中国未来大多数城市的缩影。因为少子化、老龄化,已经不仅仅是东北的问题,连东南沿海富裕发达地区,同样没能幸免。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富裕地区的生育率在全国省市排名中都比较靠后,老龄化也比较严重。如今放开三孩,能否改变新生儿和人口趋势?这个不好说,有待后续观察,关键还得看后续出台的辅助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无非是三高,也即房价高(房租高)、教育成本高、医疗费用高。在这三高背景下,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不但没有增加新生儿数量,反倒在那一年见顶后一路下滑。正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的,现在相当大的问题不是缺三胎四胎,而是一胎都有好多人不想生,怎么去谈三胎四胎?
所以说,放开三孩能否奏效,关键还得看后续的辅助政策。如果后续的政策能够从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着手,且大力度解决了这三高问题,那扭转人口趋势也不是不可能。从昨天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这次放开三孩与之前放开二孩有很多不同,放开三孩只是第一步,后续会出台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住房等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政策。昨天会议提出:
1.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
2.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3.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4.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5.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6.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也就是说,这一次为了鼓励生育,接下来会出台全方位的政策来辅助。以此来看,放开三孩,可能真的会扭转人口趋势。这对于楼市来说,会是个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