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的建筑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从 2026 年起,广州将强制要求新建住宅 100% 采用装配式建筑。这意味着,以后广州的新房建设,就像孩子们玩 “拼乐高” 一样,把在工厂预制好的墙板、楼梯、阳台等各种建筑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拼接 。
想象一下,传统的建筑方式就像是现场手工打造一件艺术品,而现在的装配式建筑则像是将各个标准化的零件组合成一个大型作品。在工厂里,工人们按照精确的模具和工艺,生产出一块块精准的建筑 “积木”,然后运输到建筑工地,由专业人员像搭乐高一样,把它们组装起来,一座崭新的房子就拔地而起了 。这种建房方式是不是既新奇又充满科技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背后的奥秘 。
为啥要推行 “拼乐高” 盖楼?
(一)效率快人一步
在传统建筑方式中,现场施工工序一环扣一环,就像接力赛一样,前一棒没完成,后一棒就无法起跑,只要其中某个环节出现延误,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进度受阻 。比如,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工作都需要在现场依次进行,任何一道工序遇到天气不好或者工人短缺等问题,都可能耽误工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装配式建筑就像是一场多线程的比赛,工厂预制构件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工厂里,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墙板、楼板等构件,不受施工现场天气、场地等因素的限制 。与此同时,施工现场也在同步进行基础施工等工作 。当工厂的预制构件生产完成并运输到现场后,施工人员就可以迅速进行组装 。这样一来,大大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整个工程进度也能得到有效加快 。据相关数据统计,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施工周期能够缩短 30% - 50% ,这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意味着资金能够更快回笼,对于购房者来说,也能更早住进新房 。
(二)绿色环保先锋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建筑行业的环保问题备受关注 。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例如,在现场切割木材、石材等材料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边角废料,这些废料大多只能被当作建筑垃圾处理 。而且,传统施工中混凝土的现场搅拌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施工设备的运转也会产生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
装配式建筑在这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工厂生产构件时,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 。比如,采用先进的数控切割设备,能够精确切割材料,减少废料的产生 。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湿作业少,大大减少了粉尘和噪音污染 。据测算,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建筑垃圾可减少 70% 以上,粉尘排放可降低 60% 以上 ,噪音污染也能大幅降低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更多地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如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
(三)质量稳定可靠
传统建筑施工受现场环境和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在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温度、湿度等条件难以控制,这可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养护效果 。而且,不同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完全一致 。比如,在砌墙时,不同工人的砌墙手法和灰缝厚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可能导致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出现问题 。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生产,工厂有着标准化的生产环境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生产过程中,采用高精度的模具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更好地控制材料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例如,在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时,通过自动化的搅拌设备和精确的计量系统,可以确保每一批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同时,工厂还会对生产出来的构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只有符合标准的构件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质量波动,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相关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合格率相比传统建筑可提高 10% - 20%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来 “拼乐高” 盖楼走向何方?
(一)绿色低碳更进一步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装配式建筑本身就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未来,它将在绿色低碳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一方面,会研发更多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更加节能,还能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 。比如,采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制作预制构件,在建筑拆除时,构件可以回收再加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将与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打造真正的 “零碳建筑” 。
(二)智能建造大放异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深度融入装配式建筑领域 。在工厂生产环节,通过智能化的生产线和机器人,实现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直接打印出复杂的建筑构件,不仅能够节省模具成本,还能实现个性化定制 。在施工现场,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建筑构件的安装位置、受力情况等,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同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高各环节的协同效率 。
(三)模块化创新拓展边界
模块化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设计将更加创新,不仅能够实现住宅、商业建筑等常见建筑类型的快速搭建,还将拓展到更多特殊场景 。例如,在应急救灾领域,快速搭建的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医疗设施;在太空探索领域,模块化的建筑构件可以在太空中组装成空间站等设施 。而且,模块化建筑还将朝着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全球化协作加速融合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全球化发展的机遇 。中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经验将输出到更多国家和地区,帮助当地提升建筑水平,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协作的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将逐渐统一,产业链将更加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