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才过了11天,长沙六区一县成交的二手房就达到了1800余套。近期,星城的二手房市场进入了暖春。
“这段时间带看了不少刚需客户。”新环境南城市场总监吴炬锋说,来看房买房的客户目标都很明确,基本上10天左右就能成交。经常走在一线的他感觉到,越来越多的长沙刚需正在将目光转向二手房。
近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出于期房交房的不稳定性,以及价格、配套等因素影响,二手房对刚需客户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二手房示意图
刚需:因担心交付减配转向二手房
来长沙六年,搬了10次家,今年2月,90后的丁凌(化名)和丈夫终于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考察,她最终以满意的价格拿下自己租房小区的一套二手房。
“18年来长沙,在哥哥家住了一段,出来后就一直租房。”丁凌回忆称,因为工作等原因,这几年她搬家次数不下十次,直到2022年在长沙县稳定下来,丁凌就一直租住在现在的小区。
去年,和对象商量过后,丁凌决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作为刚需,她一开始就将目光放在了二手房,“不考虑新房是因为交付周期的问题,二手房我们考虑的也是次新房,而不是老破小。”
丁凌的目标很明确,“预算80多万”“三房”,综合考虑了价格、交通、生活配套多个方面后,他们以83万的价格定下了租房的小区,“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对安保、物业、交通都比较了解。”
瞄准二手房的还有90后的邬媛(化名)。近一段时间,她连续看了北辰三角洲、万科金域蓝湾等项目。
“我现在还是租房住,如果有看中的就买了。”邬媛告诉记者。她也有明确的房源需求,“地铁口附近,交通便利,面积段80㎡左右,一个人够住就行”。
事实上,邬媛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新房,但心中的忧虑让她最后打消了念头。
在邬媛看来二手房不用担心交付、减配问题,“所见即所得,周围的配套,房屋的情况,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拉倒”。
市场:二手房成交反超新房
湖南中原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长沙内五区新房成交4.6万套,而二手房成交套数高达5.4万套,是新房的1.17倍。
二手房成交创历史新高,且首次超过新房,这也意味着长沙楼市步入增量和存量并举的时代。
湖南中原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世霞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表示,长沙楼市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更多是体现在内部结构的调整。
综合新房二手房市场,2023年新房二手房合计上涨23%,表明长沙住房需求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发生变化的是交易结构,“二手房交易替代了部分新房交易,这也意味着部分住房需求正在从新房转向二手房”。
另据成交结构数据,2023年内五区新房120平米及以下成交占比22%;二手房120平米及以下成交占比66%,120平米及以下的户型产品二手房成交是新房的3.5倍。
很明显,刚需置业选择二手房已经成为长沙当下市场的主要趋势。
“新房主打的是改善客户群体,往大户型去做,现在市面上新房基本没有两房卖,所以部分刚需客户就会转向二手房。”吴炬锋称。
他还表示,现房和已经兑现的配套,是二手房的优势,“不用担心交付,也不用面对减配问题”。
趋势:源于价格、配套等多方面原因
对于刚需转向二手房这一趋势,陈世霞分析认为,主要是源于价格、配套等多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长沙新房整体价格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逐渐超过二手房成交均价。而二手房挂牌量自去年9月新政出台后快速上涨,库存量饱和,供过于求导致竞争激烈,挂牌价呈现下降趋势。
同时,一二手房之间的价格倒挂在消失。“二手房由于房屋折旧、装修差异等因素,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更符合刚需群体的购买力。”陈世霞称。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配套。
一个现实是,长沙新房供应逐步向城市外围边缘板块扩展,配套暂不成熟,而市区成熟核心区域供地少,新项目缺乏,且多以高端改善项目为主,上车门槛高,超过刚需群体预期。
相比而言,二手房的社区环境和配套设施通常更为成熟。许多二手房位于城市中心或成熟社区,周边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完善,居住环境相对便利和舒适。
“教育配套对于刚需群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陈世霞称,二手房学位已经落地,且配学校成绩确定,而部分新房往往后期学位仍会有变动,如果配套的是新学校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潇湘晨报记者罗雅琪 陈诗娴
更多长沙二手房、长沙租房、长沙新房,请登录象盒找房长沙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