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互助式接送小孩、共同出游……他们是邻居,更是“家人”,这是家住长沙县星沙街道深业睿城小区E09栋二单元16楼4户业主的生活常态。有缘住在一处,他们打破了关起门各自过日子的邻里状态,各家大门常常敞开着,把商品房住出了大院的感觉。
11月6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这处高楼里的“大院”,感受不一般的邻里情。
长沙一小区的4户邻居相处成一个“大家庭”,常常相约结伴出游。 受访者供图
成为邻居,从点头之交到敞开门过日子
“罗姐,今天我有点事,我家娃去你家蹭个饭。”
“小熊,我家店里今天忙不过来,让你老公帮我接一下孩子。”
“彭姐今天煮了好吃的,招呼我们一起去吃饭。”
这毫不生分的温馨对话,是4户邻居微信群里最稀松平常的。2015年,互不相识的4家人先后搬进小区,装修时还只是点头之交的他们,未曾想日后会成为彼此生活中重要的“家人”。
“快节奏的生活中大家都很忙,就算是邻居,可能也不会有太多交际。很多人在一个地方住了很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住在1608的熊伟回忆,邻里间的相熟开始于彼此的孩子。
由于4个家庭的孩子都在同一小学上学,加之年龄相仿,孩子们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随着孩子们相识并热络起来,大人们也开始迈出了社交的步伐。很快,4家人熟悉起来。从一开始的互送菜品,到后来一起组团出游,4家人真诚友善地相处着。
成为家人,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
为了方便交流,4户邻居建起微信群,家住1605的彭华年龄稍长,总会在每个节假日做好具有家乡特色的菜肴,在群内招呼邻居们一起来家中过节。
每逢节日,4家人就像一个大家庭般相聚在一起,共同庆贺。“有时候我们还会一家做一两个菜,大家凑在一起吃。”为了方便相互沟通交流,4家人的大门总是敞开着。
不但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频繁,每逢假期,大家还会商量着一起带孩子出游。如同多年好友一般默契,出游过程中根据各人特长自动分好工。
家中做生意、擅长理财的彭华负责出游的全部花销管理、喜欢拍照的马杜负责记录旅行中的一个个快乐瞬间、细心的熊伟则负责做出游攻略……
张家界、武汉、成都、西安……
全国各地都留下了这个大家庭的笑声与回忆。“可惜的是,住在1606的马杜一家,因为工作原因搬到四川去了。”说起邻居的离开,熊伟感觉有些可惜,所幸对方一家人依旧在微信群内活跃,还相约过年时相聚。“新搬来的邻居奶奶人也特别好,我们相处得很开心。”熊伟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4户人家的相处,让她重新定义了邻里情。
“这是我们认识的第8年,是日月交替的一个个春夏秋冬!”熊伟在朋友圈发出感慨,配图是4户邻居8年来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她的心中,这群邻居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
来源: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更多长沙县开元路二手房,请登录象盒找房长沙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