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汉族祭祀先人的日子。据说阴间大门敞开,去世的亲人可以来到阳间探望亲人一眼。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则特殊的新闻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一处公益性骨灰堂被改建成住宅式,并违规出售。记者实地暗访发现,该建筑群分为两期,共16栋楼房,楼房外形与普通居民小区无异,但窗户都是黑色的。
进入楼房内部,记者发现每层大约有25户房,面积20平到50平不等,每家每户门口都悬挂着“X氏祠堂”的牌匾和大红花。工作人员称该小区楼房目前接近售罄,因为更接“地气”,地下室最贵、阁楼价格最便宜。开发商将这处骨灰堂花费3亿被改建成住宅式,占地面积超过5公顷,规模号称“华北地区第一家”。记者通过暗访发现,尽管销售人员介绍“手续齐全”,但根据天津市国土和房管局公开的文件,此处墓地在性质上属于公益性骨灰堂,并无买卖资格。为了规避公益性墓地无法经营的管理条例,此陵园将墓地合同条款从售卖改为长期租赁。
针对有媒体报道“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公益性骨灰堂以私人祠堂形式对外出售”一事,9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天津市民政局已经在调查办理中,调查进展及结果将由滨海新区民政部门统一回复。
中塘镇公益性骨灰堂内,大部分祠堂都已出售同日,滨海新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区民政局目前正在对中塘镇公益性骨灰堂进行调查核实,情况调查核实后,会对从事违规经营的相关人员依法依规处理。该骨灰堂建设单位——滨海新区中塘镇人民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们正在积极配合调查,如有调查结果会由相关部门公布。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早在2015年就有网友质疑该骨灰堂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据天津市当地媒体北方网“政务零距离”栏目显示,网友曾于2015年11月28日提问:“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中塘镇万家码头公益性骨灰堂收费每家3万是否合理?公益性骨灰堂不是应该免费的吗?”
同年12月7日,滨海新区政府回复称,“当事人反映的中塘镇公益性骨灰堂每家收取3万元问题不存在。对于每具骨灰每月收取10元管理费问题,是按照相关规定收取的。”界面新闻今年8月31日报道,中塘镇公益性骨灰堂以私人祠堂形式对外出售,祠堂以间为单位,每平米售价3000元到7000元不等,中介机构介入售卖后,每平方的价格近万元。
中塘镇公益骨灰堂项目公示牌天津市民政局殡葬经营处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公益性墓地和公益性骨灰堂是农村地区为本地村民提供骨灰安葬的公益性殡葬设施,禁止对外从事经营活动,一旦发现对外出售,将依法从重处罚。
随着天津市殡葬改革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陵园单独买一处房间来做自家祠堂,而不是将自家骨灰盒与其他家骨灰盒混放在公益性祠堂。这家以“楼房式祠堂”为招牌的骨灰堂一期开售时一度遇冷,但6年间价格一路疯涨,均价从3千一平涨到7千一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小区已“入住”3千多家族,骨灰盒接近十万个。
如今大多数人们经济状况从满足需求到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不但是生者的所需,包括往生者的亲人的体面也会考虑到。这类“楼房式祠堂”就是应运而生的,价格暴涨也是市场所需推动的。对于违法改建当然该取缔,但由此也可以思考该怎样更好地引领这个市场走向良好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