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老师,这个单词怎么解释?”“我这个句子有没有语法错误?”3月3日,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松雅湖中学校园,静谧而美好,在教学楼走廊上,英语老师尹娟萍身边簇拥着五六个学生。
参考图
半年来,尹娟萍作为长沙县引进的名优教师,从邵阳市来到长沙县的松雅湖中学,在这里播撒一颗颗教育的种子,正破土而出,蓄势生长,开出一丛丛“教育之花”。
参考图
初次触摸,开启一场美好邂逅
多年前,尹娟萍与长沙县的结缘。她的爱人一直在长沙县七中教书,而尹娟萍则在邵阳,二人长期分居两地,放假之时,她爱人便会回邵阳看望她与孩子,而她也时不时来到长沙县与爱人相聚。“乘坐高铁留下的足有手臂厚的票根,是我和爱人感情的凭证,也是我与长沙县的一次次缘分的沉淀和累积。”回忆这场双向奔赴,尹娟萍感慨道。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长沙县发布了教育人才引进政策,赶紧准备好自己的一份简历并附上获奖证书。”2022年的暑假,尹娟萍接到先生电话,说话的语气中透着兴奋与激动。
她和先生是异地分居多年,迫切地想去长沙发展。尹娟萍诚惶诚恐,将材料递交到长沙县教育局政工科。
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周就接到长沙县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简短交流中,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她现在的工作及家庭情况。“没想到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递简历,不但得到了回应,而且从此与星沙教育结下了一段美好缘份。”尹娟萍说。
参考图
在递交手续和实地考察中,尹娟萍看到了星沙教育满满的诚意和温暖。
考察组前往邵阳考察时,正是8月中旬最炎热的时候,考察组驱车三个多小时,赶到学校时已是太阳炙热的中午了,但仍旧马不停蹄地前往教育局查看档案、去学校了解尹娟萍的相关情况。“这让我看到了长沙县人才引进考察组的敬业与严谨,让我感觉来星沙教育是一种召唤。”尹娟萍回忆,“从递交材料到实地考察,速度快,效率高,整个办手续过程非常顺畅,领导很亲切。”
初到松雅湖中学,尹娟萍就得到校领导的“重视”。
她接到了校长的通知,让她上一堂省政法委的思政课。
从未上过思政课的她忐忑不安,曾也拒绝过,但校长一直坚持,并让学校里数名优秀的政治老师帮忙指导,最终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并不是我真的上的有多好,而是田校长愿意让新老师去尝试、去发展、去提升自己。这就是学校给我的平台。”
参考图
除了信任,更有温暖。学校还为尹娟萍准备了一间宿舍,宿舍不大,却让常年带着两个孩子租房的她有了家的感觉。
播撒种子,绽放一丛“教育之花”
“从小,我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回想在教师岗位耕耘15年,尹娟萍感叹时光飞逝。
她的父亲是一位村里民办教师,从小耳濡目染,受父亲影响,心中种下一颗“教育”的种子。她还记得,幼时每当有邻居家小孩不想上学时,邻居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小孩带到她家,父亲总会语重心长地与一个个孩子做思想工作,鼓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
当父亲听到那些曾经教育过的孩子已经考上大学的消息时,尹娟萍似乎看到了父亲眼神里的坚定与执着。她感慨:“原来教育是一份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崇高事业。”
参考图
2010年,尹娟萍考上梦寐以求的教师编,这也是她父亲的愿望,希望她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可惜的是,父亲于2009年病逝,再也无法看到。
而她回到邵阳县的起步点是在一所镇里中学。
当时的条件并不好,她想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县里举办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消息,她抓住机会并努力为此准备,通过赛课,她一步一步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从镇到县,从邵阳县到邵阳市的逆袭。
赛课的经历让她一直铭记。每逢赛课季,邵阳市教育局官方平台会发布相关20个教学片段选题,教师们要从20个选题库抽取一个选题进行授课。尹娟萍深知,每一个选题都要做好课件,每一个选题都要预先备课,并能完全驾驭,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为赛课做准备,尹娟萍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在带孩子睡后,再爬起来完善课件及教学设计,由于做课件经验不娴熟,有时会为了一个更好的教学设计而反复修改课件到凌晨三点。
虽然她自己深知,上课水平远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状态,但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与成长,让我获得了一种力量,那就是不放弃,唯有坚持才能走得更长远!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样教育观一直推着尹娟萍往前走。
如今,班上有一位特殊孩子引起她的注意。这个孩子因为脑瘤化疗后引起的后遗症,在课堂上会时不时的抽搐倒地,“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去多鼓励他,多表扬他,要把他放到心里,比如每当我进入教室上课时我就会表扬他,说他具体哪个地方做得好,而不是敷衍式的表扬。”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也很喜欢英语课,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在她看来,每个学生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老师要因材施教,做到成就和发展每个学生。
“学习上,尹老师是一盏灯,不断参加赛课的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学生们开出一条宽敞大道;生活里,她是孩子们的益友,独特的教育观让她将学生始终放在心里,不懈培育着他们的健全人格。”尹娟萍的学生们纷纷如是评价。
“对我而言,老师是永远为之充满热情,充满期待的事业。”从成为教师到现在,尹娟萍始终没有懈怠,对学生永远充满热情。她期待着像父亲那样,能够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让学生能够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
图文 | 李 杰、王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