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规划范围:长沙市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国土空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市域为长沙市行政辖区,包括长沙市辖区、长沙县、宁乡市和浏阳市,总面积约1181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城市建成区和规划扩展区域。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
城市性质: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目标愿景: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长沙建设成为“国际智造创新名城、美丽幸福山水洲城”。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示范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加快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设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长沙,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沙新篇章。
国土空间格局:
(1)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轴一带两走廊、一核两副十组团。
(2)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要素保护和利用,完善生态功能和服务,系统性开展生态修复。
(3)农业空间格局:
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力发展“一县一特”特色农业产业,构建“一垸五带多片”的农业空间总体格局。
(4)城乡体系格局: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乡镇-村庄(社区)”的城乡体系。中心城市即长沙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市包括浏阳和宁乡两个副中心城市,乡镇为中心城区以外的66个建制镇。
产业空间:
支撑保障“四个中心”的产业空间,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引导优质空间资源向创新产业、重大片区、重点园区集聚。
近期建设:
近期重点建设十个重大民生项目和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撑千万级人口大都市运行要求;
建设十个重大产业和十个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产业多点支撑格局,增强城市抗风险能力;
科学谋划滨江金融、国际会展、高铁西城、南部融城、金阳新城、金洲新城、金霞新城、隆平、大泽湖、大王山十个重大城市片区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