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2021年人口数据之后发布的全国各城市人口数据中显示,2021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增量开始放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有14个“新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人口增量超10万人。
增量排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武汉120.1万、成都24.5万、杭州23.9万、西安20.3万、南昌28.25万、长沙17.85万、青岛15.1万、济南13.36万、郑州12.52万、宁波12.4万。
为什么人口流量不再追捧北京和上海,而开始选择去往“新一线”或二线城市呢?
有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老牌一线城市人口告别了超高速增长时代,一些内陆省会城市人口开始领跑正向增长,人口的骤变正在推动着中国城市发展的巨变。那么,在这场巨变中,长沙是如何破译其中的“人口流量密码”?
在这些“新一线”城市中,长沙作为中部省会,2021年新增人口超17.85万人,在全国位居第六。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长沙常住人口数1004.7914人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04万人相比,增加300.69万人,增长42.71 %,年平均增长率为3.62%。
同时,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5846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9138人上升为27453人。
“这个指标的进步,意义很大!”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湖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侯俊军指出,近几年长沙人才净流入占比稳定,人才总量由2017年的110万增至2021年280万,2021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三,高精尖人才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达95%,“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人才是会跟着人才走的。长沙市这些年来一直在引进方面下力气、出实招,产生了很好的人才集聚效应,所以人才越引越多,越引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