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长沙市雨花区育新第三小学迎来19名特殊孩子。作为一所“普特融合”学校,学校持续在课程开发和创新上探索,最近同学们都很开心,因为学校来了“新老师”。
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湖南省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文艺志愿者们决定开设融乐课堂,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的精彩课程。
10月25日,育新第三小学“手拉手”公益课堂迎来了两位老师——湖南省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湖南省民协剪纸艺委会秘书长、剪纸艺术家张询和湖南省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文艺志愿者、少儿美术教师谭斯阳。
湖南省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湖南省民协剪纸艺委会秘书长、剪纸艺术家张询为同学们上课。
湖南省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文艺志愿者、少儿美术教师谭斯阳为同学们上课。
剪纸课上,张询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不同的花并鼓励他们观察花朵的不同形态。之后,张老师化身“魔术师”,为孩子们示范用彩纸撕出不同形状的花瓣,瞬间点燃了孩子们跃跃欲试的热情。
在谭斯阳老师的课堂上,她利用一根简单的吸管,吹出了梅花枝干的粗细线条。孩子们一起合作,用小手指轻轻蘸取各种颜色的颜料,轻轻地点缀出一朵朵梅花。通过创作体验,孩子们不仅亲手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梅花作品,更在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与乐趣。
两位老师的课堂,犹如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孩子们创意的宝库,下课时,同学们满怀喜悦地对老师说“下次见!”
正如育新三小的老师们说:“在特殊教育的路上,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只要我们以爱心、耐心与智慧去浇灌,去引导,每一个孩子都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璀璨花期。”
去年秋季,长沙市将特殊教育纳入“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依托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一所普特融合学校。目前,长沙市已建成19所高标准的普通融合学校,每个区县至少有一所。同时,还有14所普特融合幼儿园。现在,各区县还在继续布点规划,力求让每一个特殊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好学校。
来源丨湖南交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