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化率?与绿地率有什么区别?
2021-05-07 16:26:25
关注

去到售楼部了解楼盘情况时,置业顾问在讲解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听到“绿化率”这个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绿地率”。那么,什么是绿化率?绿化率与绿地率,二者只相差一个字,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绿化率?与绿地率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绿化率

其实绿化率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 规范的用词,因为其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准确的说法应为“绿化覆盖率”,而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相对绿地率而言,绿化覆盖率涵盖面积比较宽泛,大至长草的地方或者树木、花草能覆盖的影子区域,小至露天停车场中间可以种草的方砖里,都被算作绿化覆盖率。

简单地说,只要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所以大多数小区的绿化覆盖率都比较高,有的甚至超过60%。

也就是说,绿化率只是我们口头上比较常称呼的用词,严格意义上的提法应该是“绿化覆盖率”。

二、什么是绿地率

名词解释: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而国家对绿地率的要求严格,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法规明确表示,绿地率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绿地率作为小区设计用的标准,一般而言新建居住区内绿地率不得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大于50%则可称作花园,达到40%左右才能保证居住的舒适度。

也就是说,绿地率越高,建筑面积越低,居住的舒适度越高。反之,绿地率越低,建筑面积越高,居住的舒适度就越低。

三、绿化率与绿地率的区别

什么是绿化率?与绿地率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一样

绿地率是一个准确、严谨的概念。而绿化率是一个不规范、比较宽泛的概念。

2.计算方式不同

绿地率公式=居住区内绿地面积/规划用地土地面积*100%;绿化率公式=植被垂直面积/占地面积*100%。

3.计算范围不同

绿地率:计算时会把宅旁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人配套公建所属绿地等会被算进去,但不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覆盖土小于2平方米的土地。绿化率:计算时会把树影、空中花园等几乎附有植被的地方都会被计算在内,考量标准低于绿地率。

简而言之,作为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指标,高绿化率并不能代表高绿地率,但高绿地率肯定意味着高绿化率。

以上就是绿化率和绿地率的相关内容介绍,大家在购房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楼盘的绿化率和绿地率分别是多少,以免弄混。

0

评论

热门评论1
APP内查看更多评论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