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租房遇到纠纷该怎么办
租房
租房纠纷
承租人权益
2022-10-29 14:33:49
关注

租房的时候,作为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的时候,一般是房东已经打印好了合同模板,但是承租人在租房的过程中,有任何意义都需要向出租人提出来,以维护自身的权益,那么租房时遇到纠纷该怎么办?

一、租房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1、租房者一定要与业主协商好租金的付款方式(一般是押一付三)以及押金退还时间,因为当租房者合同期满要求退租时,房主可能会以房屋设施损坏或者其他借口作为条件来克扣租房者押金,造成租客不必要的损失。

2、签定租房合同时要明确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光缆电视收视费、卫生费和物业管理费等由谁支付、并列明租住前的各项数字,以区分责任。要对房屋维修及费用问题做出约定。

3、租房时一定要清点好房屋内部设施如门窗、家电、家具,煤气等,并且在看房时检查一下家电的正常运转情况,家具的完好程度等,注明如果出现故障时维修费用由谁来承担,以免入住后家用电器等发生毛病维修时与房主产生矛盾,责任划分不清。

租房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租房遇到纠纷该怎么办

二、租房遇到纠纷该怎么办

1、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申请仲裁解决问题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

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0

评论

热门评论1
APP内查看更多评论内容

更多推荐